功夫古籍

《汉书‧艺文志》所列199篇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武术技巧,包括拳术、剑术和其他兵器的技法。尽管这些著作已经亡佚,但可以看出中国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的拳术和武术技巧。
《马槊谱》是中国隋代的枪法书,作者不详。尽管内容已不可考,但在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中收录了其序言。
《角力记》是宋代调露子著的史料书,记载了五代十国到宋初的角力和拳术的相关资料,包括述旨、名目、出处、杂说等篇章。在《宋史‧艺文志》、宋郑樵的《通志》和清代的《琳琅秘室丛书》等书中都有收录。
《武经总要》是宋代曾公亮撰写的军事著作,成书于1044年,涉及了大量的武术内容。
《武编》是明代唐顺之编写的著作,介绍了明代以前各种武术器械和各派拳术的练法。与明代戚继光所著的《纪效新书》类似,它也详细介绍了中国各派武术的情况。
《唐荆川先生文集》是明代唐顺之的随笔和文集,其中涉及了武术相关的内容,如《游嵩山少林寺》、《杨教师枪歌》和《峨嵋道人拳歌》等。唐顺之是明代抗倭名将。
《正气堂集》是明代俞大猷著的文集,其中的《余集》和《续集》又名《北虏忌讳》。《余集》卷4中收录了《剑经》,戚继光在《纪效新书》中转录了该经典。
《江南经略》是明代郑若曾著的著作,于1614年刊行。该书卷8的“兵器总论”记述了武术流派,与《续文献通考》的内容几乎相同,仅在赵家拳的记述上稍有不同。
《纪效新书》是明代戚继光著的重要文献,有多种刊本,目录内容多不相同。其中有关武术的篇章有长兵、牌筅、短兵、射法、拳经等。此书收录了“杨家六合八母枪法”、俞大猷的《剑经》和戚继光自编的《拳经》32势图诀。《纪效新书》被认为是研究武术的重要文献,在后来的《武备志》和《三才图会》等书中都有转载。朝鲜以该书为基础编写了《武艺图谱通志》,日本江户时代的兵法家平山行藏也曾翻印并出版了该书。
《五杂俎》是明代谢肇浙著的一部文集,其中部分内容记述了当时的武术情况,将少林拳称为“少林寺拳法”。该书有万历如苇轩本,中华书局曾进行重印。
《阵纪》是明代何良臣著的著作,分为4卷,其中第2卷的“技用篇”记述了射、拏、拳、棍、枪、筅、牌、刀、剑、短兵等武术。该书被收入了《四库全书》。
《续文献通考》 明代王圻著﹐此书兵考“总论军器”篇中记述了枪﹑刀﹑弓﹑弩﹑棍﹑杂器等各派武术。
《三才图会》 明代王圻著﹐明万历三十五年(1607)刊行﹐此书“人事部”载有“射法图器”﹑“马箭图”﹑“拳法图”﹑“枪法图”﹑“棍法图”﹑“旁牌势图”等﹐多录自《纪效新书》。此书“器用部”又从《武经总要》转录了不少武术器械图解。
《耕馀剩技》 明代程宗猷著﹐有《少林棍法阐宗》﹑《单刀法选》﹑《长枪法选》和《蹶张心法》等4篇﹐主要介绍了少林棍法﹐有理论﹐有动作图解。本书有千顷堂影印本和周越然影印本﹐近代改名《国术四书》刊行。
《涌幢小品》 明代朱国祯著。此书卷12载有武术内容﹐记述了当时的武术家和拳术等。
《武备志》 明代茅元仪费时15年﹐参考兵书2000 馀种编写而成﹐共分5部240卷﹐其中第84~92卷载有弓﹑弩﹑剑﹑刀﹑枪﹑钯﹑牌﹑筅﹑棍﹑拳等武术图解﹐并收录有戚继光﹑程宗猷的部分武术著作。
《武备新书》 明代谢三宾对《纪效新书》进行修订而成﹐内容与《纪效新书》大同小异﹐只增加了“秘传短打法”一篇。
《手臂录》 清代吴殳著﹐康熙元年(1662)刊行﹐此书以精解枪法而著名﹐在後世出版的《藉月山房汇抄》﹑《指海》等书中均有收录。此书 4卷後附1卷﹐除卷3的“单刀图说”和卷 4的“诸器总说”﹑“叉说”﹑“狼筅说”﹑“藤牌腰刀说”﹑“大棒说”﹑“剑诀”﹑“双刀歌”﹑“後剑诀”外﹐均讲枪法﹐并附有图解。吴殳(1611~1695)﹐又名乔﹐号仓尘子﹐明遗民﹐江苏娄江县人(一说太仓县人)﹐少年时酷爱武术﹐勤学苦练﹐曾从石敬严学枪法﹐从渔阳老人学剑法﹐从郑华子学马家枪法﹐从朱熊占学峨嵋枪法等﹐对各种兵器多有心得。明亡後﹐吴殳不求仕进﹐专攻武术﹐年五十还向别人学实战剑法﹐并著书阐述已经失传的剑法。
《万宝全书》 清代烟水山人编﹐後由毛焕文修订刊行。此书记述体育﹑文艺﹑游戏﹑养生法等﹐涉及武术的有“拳棒跌解法”和“要家临危解法”﹐并介绍了拳术和擒拿护身法等。
《阴符枪谱》 作者不详(据唐豪考证﹐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)。此书记述了枪法秘诀﹐如高下﹑左右﹑刚柔﹑虚实﹑进退﹑动静﹑阴阳﹑黏随诸理﹐与太极拳理论完全吻合。
《拳经》 明代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﹐陈松泉﹑张鸣鹗撰﹐清代康熙初张孔昭补充﹐乾隆年间曹焕斗又补充﹐民国时期﹐曾先後被改名为《玄机秘授穴道拳诀》和《拳经拳法备要》印行。此书是记述少林拳术的名著。
《太极拳经》 作者不详(据唐豪考证﹐是清代山西王宗岳著)。此书阐述了太极拳原理﹐又名《太极拳谱》。
《内家拳法》 清代浙江黄百家著。黄百家自幼从王徵南学内家拳﹐在王死後 7年著成此书﹐记述有“五不能”﹑“打法”﹑“穴法”﹑“禁犯病”﹑“练手者卅五”﹑“练步者十八”等内容。
《苌氏武技书》 清代河南人苌乃周著。全书共 6卷﹐第6卷记述枪法﹑猿猴棒﹐双剑等器械练法﹐其馀5卷均记述拳术和拳理﹐民国时期经徐哲东修订重印。
《兵仗记》 清代仁和王 丹麓著﹐载於《昭代丛书》甲集卷47。此书记述有关戈﹑矛﹑殳﹑长戟﹑手戟﹑车戟﹑ ﹑蛇矛﹑剑﹑拏﹑伏拏﹑匕首﹑枪﹑刀﹑钯﹑叉镗﹑锤﹑棒﹑斧﹑鞭﹑ ﹑铲﹑狼筅﹑藤牌等各种器械的构造和用法。
《清稗类抄》 清代徐珂编撰。此书是一部有关清代史实的笔记集﹐全书分92类﹐其中技勇类记述武术较多﹐如“叶鸿驹精内家拳”﹑“蒋志善枪术”﹑“草庵和尚用铁杖”﹐“德宗十三响枪”﹑“江阴煎海僧所用铁刀重八十斤”等。
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 清代陈鑫著﹐记述陈氏太极拳的动作和理论﹐并附有图解。陈鑫(1849~1929)﹐字品三﹐除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外﹐还著有《太极拳引蒙入路》﹑《三三拳谱》等书﹐陈鑫写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费时10馀年﹐1933年出版﹐是太极拳的重要著作之一。
《拳术教范》李存义编﹐是参考《五行拳谱》﹑《连环拳谱》以及弹腿等编成的武术教材﹐李存义(1846~1921)﹐原名存毅﹐字肃堂﹐後改名存义﹐字忠元﹐河北深县人﹐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。李自幼爱好练武﹐各派武术都学﹐长年在保定开镖局。1912年﹐李被聘为天津中华武士会教务主任﹐後来去上海﹐在南洋公学(交通大学前身)任过武术教师。